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新聞中心| News
中國皮革協會代表團赴美交流原料皮問題
類別:行業新聞 發布時間:2015-07-21 09:50:21 瀏覽:1316次
[返回]
慧聰皮革網訊,美國是******的原料皮供應商,中國是******的原料皮進口商。雙方為世界皮革行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作為皮革產業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原料皮的貿易、價格、合同、糾紛等一直是皮革業者非常關注的問題。為了規范雙邊貿易,中美雙方就以上方面一直保持密切聯系。
2013年10月3日,應美國原料皮協會的邀請,中國皮革協會組織代表團赴美國在美國原料皮協會年會召開之際,代表中國制革行業同美國原料皮協會董事會成員進行溝通交流會。代表團由中國皮革協會蘇超英理事長率隊,組成人員有世界臺商皮革業協會白志翔會長、興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吳華春董事長、瑞星皮革股份有限公司周驊董事長和中國皮革協會陳占光副秘書長。
會上,美國原料皮協會主席Reddington代表美方對中方代表的與會表示歡迎,也希望通過交流更好地加強彼此了解和合作。蘇超英理事長向美方的邀請表示感謝。他說,雙方的交流對于彼此的合作非常重要,從長遠看,只有加強雙方合作才能保證中國和美國皮革行業的雙贏。雙方保持定期的交流對于雙方更順暢的合作非常重要。
隨后,白志祥會長、吳華春董事長和周驊董事長分別介紹了企業在實際貿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們強調,目前中國制革企業在環保、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不斷提高,原料皮價格居高不下,企業生產經營難度越來越大,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在這樣的情況下,原來對企業影響可能不明顯的原料皮方面的問題對制革企業的影響非常明顯,甚至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會代表也明確表示,雖然這次來美國的制革企業代表不多,但代表了所有中國大陸和臺灣制革企業的意見。
美國原料皮協會表示會重視中方代表提出的問題,希望制革企業在跟原料皮貿易商簽合同的時候最好就以上問題進行談判達成一致。鑒于不同的制革企業和原料皮供應商有不同的貿易方式,也就是說在貿易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他們建議中方代表把所提的建議具體標準化,然后美國原料皮協會的會員進行討論,并盡快答復。
經過討論,雙方一致認為,為了保證雙方更加健康的合作,中美應該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機制,盡快簽訂雙方貿易合作協議。
會后,經過美國原料皮協會的安排,中方代表參觀了美國兩家制革廠和原皮腌制廠。
雙方溝通的主要內容:
就目前中國制革企業在跟美國原皮供應商貿易過程以及國際原料皮6號合同中存在的問題,中國皮革協會就以下四個方面提出解決方案建議:
1、原料皮數量允差1%不合理,應該從合同中取消
理由:少張的現象在日常交易中的確經常出現,某些時候數量比較多,在目前制革企業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一步蠶食了企業的利潤率,甚至使企業變為負利潤率,影響企業的生存。
解決方案:皮的數量是可數的,計算誤差可以避免。如果實在不能避免,買賣雙方應該互信,買方應該承諾在收到的皮張數量出現溢、缺的情況時,如實向賣方報告。每次交貨出現數量溢、缺時,買賣雙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進行通報,賣方可以在下次交易中進行補缺或扣除,雙方可以以三個月為一個周期結算一次。
2、單張皮的重量范圍應該不超過合同規定重量平均值的15%,如60-62磅的閹牛皮單張重量不得低于51磅。
理由:賣家發來的原皮中經常出現遠小于或遠大于合同規定重量的皮張。比如,合同規定重量為60-62磅的閹牛皮,經常會出現很多50磅,甚至很多47磅一下的皮,給制革企業加工帶來很多問題:(1)沒有辦法組批,制革工藝無法控制加工質量,比如浸水、浸灰、軟化等水場工藝,容易出現小皮處理過大或大皮處理不足的情況,對皮革質量將產生很大的影響。(2)買方將不得不將大皮和小皮挑出,分別加工,為此較長時間的積壓一定量的皮張,造成時間和資金上的浪費。(3)由于皮張的大小直接影響成品革的利用率,皮小,利用率就小,因此下游皮革制品客戶對皮革的大小和質量有嚴格的要求。
3、原皮重量損失5%的允差太高,建議改為3%
2013年10月3日,應美國原料皮協會的邀請,中國皮革協會組織代表團赴美國在美國原料皮協會年會召開之際,代表中國制革行業同美國原料皮協會董事會成員進行溝通交流會。代表團由中國皮革協會蘇超英理事長率隊,組成人員有世界臺商皮革業協會白志翔會長、興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吳華春董事長、瑞星皮革股份有限公司周驊董事長和中國皮革協會陳占光副秘書長。
會上,美國原料皮協會主席Reddington代表美方對中方代表的與會表示歡迎,也希望通過交流更好地加強彼此了解和合作。蘇超英理事長向美方的邀請表示感謝。他說,雙方的交流對于彼此的合作非常重要,從長遠看,只有加強雙方合作才能保證中國和美國皮革行業的雙贏。雙方保持定期的交流對于雙方更順暢的合作非常重要。
隨后,白志祥會長、吳華春董事長和周驊董事長分別介紹了企業在實際貿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們強調,目前中國制革企業在環保、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不斷提高,原料皮價格居高不下,企業生產經營難度越來越大,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在這樣的情況下,原來對企業影響可能不明顯的原料皮方面的問題對制革企業的影響非常明顯,甚至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會代表也明確表示,雖然這次來美國的制革企業代表不多,但代表了所有中國大陸和臺灣制革企業的意見。
美國原料皮協會表示會重視中方代表提出的問題,希望制革企業在跟原料皮貿易商簽合同的時候最好就以上問題進行談判達成一致。鑒于不同的制革企業和原料皮供應商有不同的貿易方式,也就是說在貿易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他們建議中方代表把所提的建議具體標準化,然后美國原料皮協會的會員進行討論,并盡快答復。
經過討論,雙方一致認為,為了保證雙方更加健康的合作,中美應該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機制,盡快簽訂雙方貿易合作協議。
會后,經過美國原料皮協會的安排,中方代表參觀了美國兩家制革廠和原皮腌制廠。
雙方溝通的主要內容:
就目前中國制革企業在跟美國原皮供應商貿易過程以及國際原料皮6號合同中存在的問題,中國皮革協會就以下四個方面提出解決方案建議:
1、原料皮數量允差1%不合理,應該從合同中取消
理由:少張的現象在日常交易中的確經常出現,某些時候數量比較多,在目前制革企業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一步蠶食了企業的利潤率,甚至使企業變為負利潤率,影響企業的生存。
解決方案:皮的數量是可數的,計算誤差可以避免。如果實在不能避免,買賣雙方應該互信,買方應該承諾在收到的皮張數量出現溢、缺的情況時,如實向賣方報告。每次交貨出現數量溢、缺時,買賣雙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進行通報,賣方可以在下次交易中進行補缺或扣除,雙方可以以三個月為一個周期結算一次。
2、單張皮的重量范圍應該不超過合同規定重量平均值的15%,如60-62磅的閹牛皮單張重量不得低于51磅。
理由:賣家發來的原皮中經常出現遠小于或遠大于合同規定重量的皮張。比如,合同規定重量為60-62磅的閹牛皮,經常會出現很多50磅,甚至很多47磅一下的皮,給制革企業加工帶來很多問題:(1)沒有辦法組批,制革工藝無法控制加工質量,比如浸水、浸灰、軟化等水場工藝,容易出現小皮處理過大或大皮處理不足的情況,對皮革質量將產生很大的影響。(2)買方將不得不將大皮和小皮挑出,分別加工,為此較長時間的積壓一定量的皮張,造成時間和資金上的浪費。(3)由于皮張的大小直接影響成品革的利用率,皮小,利用率就小,因此下游皮革制品客戶對皮革的大小和質量有嚴格的要求。
3、原皮重量損失5%的允差太高,建議改為3%
上一篇:中國皮革業產品升級打造綠色產業鏈